全球新消息丨延寿效果最好的运动,居然没有走路?黄金运动时间也别错过
如果有一个“万能的处方”,能同时 控制血压、血糖,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情绪,预防癌症, 甚至可以 防治40余种慢性病的 ,那就是“ 运动 ”了。
不过,运动种类那么多,究竟哪种对普通人群的健康更有益?更能降低死亡率,利于长寿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一项持续15年、涉及8万人的调查报告给出了答案——
研究人员分析了不同种类运动和全因死亡率的关系,发现性价比最高的3种运动分别是:
第一名 挥拍运动 (乒乓球、羽毛球等),能 降低47% 全因死亡率的风险;
第二名 游泳 ,能 降低28% 全因死亡率的风险;
第三名 有氧运动 ,能 降低27% 全因死亡率的风险。这三类运动对健康长寿的影响最明显。
那究竟为什么这三种运动能有这么大的好处呢?更适合哪些人群?跟着可可一起来看看吧~
一、挥拍类运动,降低全因死亡率47%
研究指出,对比那些没有进行身体活动的参与者,进行了乒乓球、网球和羽毛球等挥拍类运动的人,可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约 56% ;如果能达到推荐的运动量,能够 降低约 47% 的全因死亡率。
为什么挥拍运动能被评为“最佳运动”?与以下这些好处分不开:
1、锻炼多部位肌肉,强壮骨骼
在接球的过程中,全身的肌肉都能得到锻炼,挥拍的动作可以刺激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有效增强肩部和手臂肌肉的力量;加上不停地移动、跳跃,又能加强下肢和腰部的肌肉, 肌肉力量强,骨骼会更健康,衰老速度也会更慢。
2、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打球时不仅需要迅速做出判断,同时肢体也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可以 提高人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3、护眼健脑
在击球前,眼睛要判断球路,大脑要快速对球速、角度、力量等作出判断,对眼力和大脑是一种锻炼,可以 使大脑保持思维的敏捷性,能提高反应力和记忆力。
小贴士:
① 中老年朋友选择挥拍类运动时,要 考虑自身条件 ,比如膝、踝、肩关节是否有原发病或伤病,且像羽毛球、网球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一般较高,慎重选择,更推荐乒乓球,活动量没那么大,场地也小一些。
② 运动时 注意动作规范 ,减少机械性动作,以免发生运动损伤。如果感觉局部肘关节酸痛,应及时停下拉伸。
接球前全身放松,大臂带动小臂,再带动手指、手腕用力将球击出, 不要猛抡手臂 。
二、游泳,降低全因死亡率28%
研究显示,游泳可 减少 28% 的综合死亡风险,以及 41% 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 。而其能带来的好处主要有:
1、改善心肺功能
游泳时 呼吸频率要和动作有节奏地配合 ,迫使每次呼吸都吸得深一些,这就 增强了肺组织的弹性和胸廓活动能力 ,有利于 增强心肺功能。
2、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在《美国心脏病协会》杂志上刊登的新研究也指出,水上运动组的受试者,小静脉和大动脉内皮功能更好, 更利于血压的控制。
3、保护关节
游泳时水对关节的负重小,可以减小关节的摩擦,提高关节的灵活度,即便是患有关节炎的人群,也可以选择游泳健身。
小贴士:
① 患有心脏病、严重高血压、传染性疾病及耳部疾病的人群 不宜游泳 。
② 老人游泳应 量力而行, 最好选择蛙泳、仰泳等体力消耗不太大的泳姿,游泳时要 有人陪伴 。
③ 游泳前后要 洗澡 ,充分冲走身上残留的泳池消毒液。
④ 游泳时呼吸频率要和动作有节奏地配合, 在水里一定要 把气吐干净,出水时一定要把气吸足。
三、室内有氧运动,降低全因死亡率27%
研究显示,有氧操、尊巴舞、瑜伽等室内健身项目可 减少 27% 的综合死亡风险,以及 36% 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
1、提升身体柔软度,塑造挺拔身姿
像瑜伽很多动作以慢慢的拉伸身体为主,可以提 升韧带柔韧度 ,进而 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 特别在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时还能有效地避免和减轻对身体的伤害;
同时还可以矫正由于日常的劳累或者是不良的坐姿造成的脊柱变形, 改善一些不良的姿态,增强自信心~
2、增加幸福感
有一研究指出,人参与团队运动,特别是需要互相配合的运动(双人舞、广场舞、街舞等等),会增 加人的幸福感。
当身体随着音乐摇摆,也会让大脑放松,有助于身体收获多巴胺, 缓解焦虑、压力,甚至调节脑部疾病~
小贴士:
室内有氧运动强度较小,想达到最佳效果,需持续保持“中等强度”,也就是 运动时心跳呼吸稍有加快,但还可以勉强说话交流的程度 。
除了选好运动种类,抓住一些小细节,能让运动带来的受益翻倍~
四、掌握运动的“三要素”,受益翻倍
1、黄金运动时段:11点~17点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学者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的研究确定了一天中运动的“黄金时段”: 11点~17点 。
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成4组:早晨组(5:00~11:00);中午至下午组(11:00~17:00);混合组;晚上组(17:00~24:00)。
数据显示,与早晨组、晚上组相比, 每天11:00~17:00运动或混合运动,全因死亡率下降1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高达28% ,尤其是 老年人、体力活动较少(低于世卫组织推荐运动量)的人、已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效果更为突出。
2、最佳运动时长:45~60分钟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运动时间并非多多益善。
每次运动的 最佳时长为45~60分钟 ,少于45分钟,保健效果会降低,超过60分钟也并不会获得更大受益。
在运动频度方面, 每周锻炼3~5天 , 每天1次效果最佳。如果你选择散步,频次可以多点,以每周6次为好。
小贴士 :运动前40分钟可以喝一杯黑咖啡,帮助提高人的耐力和体力,有助于延长运动时间,提高运动效率~
标签:
为您推荐
-
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记者孙博洋)9月16日至17日,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在16日举行...
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