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看点】江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多维度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多举措维护女职工劳动权益

2023-03-08 11:44:27 来源:环球网

近年来,江门市人社局高度重视妇女发展工作,重点建立健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维权三大体系,把妇女权益保障融入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各项工作当中,着力培育男女平等相待、共同发展的社会氛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健全扶持体系,促进妇女更充分就业

江门市人社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稳定和促进就业的决策部署,通过完善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实施精准就业服务等措施,全面促进妇女就业创业。

一是完善就业创业政策。先后出台《2022年度新春暖企助企做好企业用工保障服务政策补贴申领指南》《2022年江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江门市就业创业补贴申请办理指导清单〉的通知》等文件,促进包括妇女在内的各类人群实现就业创业。充分发挥“南粤家政”工程吸纳女性就业的优势,出台家政服务业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增强家政服务行业吸纳就业能力,为妇女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实施惠及面更广、针对性更强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解决妇女创业“融资难”问题,2019年10月实施以来,我市累计发放女性创业担保贷款申请115笔,贷款金额11763.6万元,累计发放女性贴息申请638笔,贴息金额293.46万元。

二是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鼓励妇女积极参加技能提升培训,获得符合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女性可获得最高3000元的职业技能提升补贴,近三年我市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女性2.67万人次,各类劳动者申领职业技能提升(晋升)补贴1.36万人次,其中女性0.7万人次,占比达51%。针对贫困妇女劳动力群体,采取远程培训、集中培训、弹性培训、上门培训等方式,开展进乡镇、进社区、进家庭等“点对点”“一对一”精准培训,并对参加技能培训后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贫困人员发放每人每次500元生活费。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开展便于农村妇女参与的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村妇女掌握先进的实用技能,2022年,组织开展“农村电商 ”“乡村工匠”技能培训班,为1440人次女性提升农村实用技能。

三是实施精准就业服务。持续完善就业实名制系统功能,为市民提供补贴申领、失业登记、求职登记、就业帮扶、就业推荐等“一站式”服务,积极实施“一对一”就业实名制帮扶工作,为妇女群体免费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公益招聘会等优质公共就业服务,定期开展专场招聘会,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技能女性的就业需求。

四是加强女性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加强江门市各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委会评委库建设,突出把德才兼备的女性专家人才,不断充实到我市各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评委会评委库。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自2016年起在中小学教师中设置高级职称的等级和实行评聘结合的职称评审制度,进一步畅通女性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目前,江门市国有单位中女性专业技术人员为34824人,占比61.05%;其中女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4036人,占比45.94%,较2011年提高6.2%,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比重超过规划的40%、35%目标值。

兜住民生底线,促进妇女更充分享受社保权益

江门市人社局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各项社会保险政策,不断扩大社会保险政策对女性的覆盖面,使广大妇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截至2022年底,全市女性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74.71万人、46.88万人、48.84万人。

一是不断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抓好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实行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妥善解决未曾以职工身份参加养老保险的女性灵活就业人员领取待遇年龄衔接等历史遗留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从无到有,到实行市级管理,构建与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行支撑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不断扩大妇女参加工伤保险覆盖面,保障有劳动关系的女性劳动者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改革工作平稳运行,在我市用人单位从业的家政服务人员等八类非劳动关系特定人员可单项参加工伤保险,累计参保人数约9.49万人,切实保障女性工伤职工合法权益。

二是加大失业保险稳就业促就业力度。实施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范围试点工作,从2017年8月起对参加失业保险且符合我省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条件的人员和单位,在失业保险基金中支出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和小额贷款担保基金。落实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政策,支持参保女职工提升职业技能。实施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延长大龄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阶段性实施失业补助金政策,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

江门市人社局及时回应女职工现实关切与诉求,多措并举积极维护女职工劳动保障权益,实实在在提升女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保障女性劳动者就业机会。在事业单位招录中,严禁性别歧视,对设置性别限制的岗位进行了严格审核,除个别需要基层一线执法、长期值夜班或野外作业不适合女性的特殊岗位设置了性别限制外,其余岗位均不允许设置性别限制,为符合条件的女性提供平等报考机会,有效保障女性参与竞争公共事业岗位的平等权益。同时,加强监督企业招聘行为,要求各类企业不得对女性应聘者提高标准,或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符合条件的女性,杜绝劳动合同中出现性别歧视的内容。

二是持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持续到企业开展女职工用工情况检查,坚决制止用人单位解除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制止强迫女职工从事超强度劳动、超时劳动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女职工在就业、培训、劳动报酬等方面与男职工平等的权利。

三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结合女职工产假、哺乳假、育儿假等热点问题,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普法活动,推动普法宣传进基层、走近女职工,提高用人单位依法保障女职工劳动权益的自觉性,增强女职工的维权意识。(文/源倩薇 图/江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快讯